 |
Microchip推出MEC175xB系列,為嵌入式控制器引入硬體量子抗性 (2025.05.17) 隨著密碼學研究的進展與對更高安全性的需求日益提升,美國國家安全局(NSA)正式推出「商用國家安全演算法套件 2.0」(CNSA 2.0),該標準旨在建立具備量子抗性的加密技術規範 |
 |
邁萃斯新廠落成 連2月獲上億日圓商機 (2025.05.16) 即使現今面對國際間戰事頻仍、貿易戰持續延燒與台幣升值等挑戰,台灣工具機產業普遍面臨壓力。上銀集團旗下的邁萃斯精密仍適於此時,選擇最艱難的轉型之路前行,致力於研發高精密機械的齒輪磨床 |
 |
imec與美國醫學研究所推出神經調節創新概念 採用間歇性干擾波刺激 (2025.05.16) 比利時微電子研究中心(imec)與美國范斯坦醫學研究所(Feinstein Institute for Medical Research)推出一套利用間歇性干擾波刺激(intermittent interferential current stimulation,簡稱為i2CS)來活化神經組織的創新方法 |
 |
誰偷了晶片! (2025.05.16) 川普一句「台灣偷了美國的晶片事業」,這究竟是無端指控,還是其來有自?美國的晶片事業是如何一步步「被偷走」?而台灣又是如何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成就今日在全球半導體產業舉足輕重的地位?
這場講座將從半導體的發展簡史出發,深入剖析其商業模式的演變 |
 |
國科會打造台灣首個衛星系 福衛8號提高關鍵元件自主能力 (2025.05.15) 基於太空領域是全球急速蓬勃的新興產業,包含氣象、光學遙測、合成孔徑雷達和通訊等衛星,都攸關國家安全及人民福祉。台灣則盼利用高科技研發及製程的優勢,經由政府推出太空產業深耕計畫,更透過與民間產業攜手合作的研製過程,促使產官學研的腳步可以更快、更整齊,讓台灣的太空發展之路走得更穩、更長遠 |
 |
為氣候基金加碼 國合會攜手歐銀助綠色轉型 (2025.05.15) 為了展現對於歐洲綠色轉型的大力支持,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簡稱國合會)秘書長黃玉霖與歐洲復興開發銀行(簡稱歐銀,EBRD)副總裁Mark Bowman近日在英國倫敦舉辦的歐銀年會期間簽署「氣候高影響力特別基金」增資合約,雙方在氣候變遷行動領域深化合作關係 |
 |
德國杜塞道夫K展說明會登場 揭露橡塑膠產業最新趨勢 (2025.05.14) 迎接全球規模最大的橡塑膠專業展「2025年德國杜塞道夫國際橡塑膠展(K show)」,即將在今年10月8-15日盛大登場,德國杜塞道夫商展公司在台代表開國公司近日也搶先舉辦說明會,邀請國內外產學專家代表與會演講,以確實掌握全球橡塑膠市場脈動 |
 |
經濟部偕日月光導入ESCO服務 分享AI深度節能成功模式 (2025.05.12) 自2024年台灣積極推動「深度節能推動計畫」以來,除了曾創下每單位GDP使用電力僅11.98度/千元的歷年最佳紀錄。經濟部今(12)日也舉辦「節能標竿系列觀摩研討會」,特邀榮獲「節能標竿獎-金獎」的日月光半導體K5廠,來分享自主開發AI系統導入空調及製程能源管理的實務經驗 |
 |
南臺科大攜手工研院開發AI羽球教練系統獲CES 2025國際雙料大獎 (2025.05.12) 南臺科技大學與工業技術研究院光電所聯手開發的創新科技「AI羽球教練」系統,在2025年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 2025)從眾多創新產品中脫穎而出,獲得主辦單位CTA官方媒體《TWICE》頒發的「精選大獎」(TWICE Picks Award)及「年度最具影響力技術」殊榮,展現台灣在人工智慧與智慧運動領域的強勁實力 |
 |
Indra、Audi與高通合作 以C-V2X技術革新道路通行費 (2025.05.12) Indra、Audi of America 以及高通技術(Qualcomm Technologies, Inc.)宣布一項合作計畫,利用蜂窩式車聯網(Cellular Vehicle-to-Everything, C-V2X)技術,推進美國下一代道路通行費支付系統的發展 |
 |
世壯運前哨戰松菸登場 國科會展運動科技階段成果 (2025.05.11) 迎接2025世壯運賽事期間,國科會與教育部體育署攜手合作的智慧場域計畫,將在天母棒球場進行全球先進的棒球鷹眼系統落地實證,以及導入台北田徑場的配速系統同步登場,向全世界展示台灣運動科技的能量 |
 |
國際減碳趨勢不變 歐系科技業者聚焦交通與工業範疇 (2025.05.11) 因應美國退出巴黎協定和對等關稅的衝擊,讓企業在ESG觀望的氛圍變得相當濃厚,甚至有「鬆動」的跡象。對於目前領導國際淨零碳排趨勢的歐系製造廠商而言,此不僅增加額外的支出壓力,更是一場供應鏈競爭,勢必要提早布局 |
 |
全球製造業供應鏈布局重組 2025年整體資服營收緩步向上 (2025.05.08) 美國川普政府的對等關稅政策影響以全球製造業首當其衝,初期對資服產業並無直接影響,然而製造業是我國資服產業的重要客戶。根據MIC統計,我國超過三分之一的資服業者主力客戶是製造業者,當製造業面臨產業劇烈變動,將影響對資訊服務的投資 |
 |
推進負碳經濟 碳捕捉與封存技術 (2025.05.07) 發展碳捕捉與封存(CCS)等負排放技術,才能補償無法減排或後期累積的排放量。到2050年,全球CO2減排量約有15%需要依賴CCS實現。在此背景下,CCS技術已成為重工業和能源業脫碳的關鍵工具 |
 |
川普關稅解放日暫緩 機械中小企業90天急應變 (2025.05.07) 自川普首屆任期發起中美貿易戰以來,台灣雖然受惠於全球科技、供應鏈重組,對美依存度及出口創新高。卻也在這波對等關稅海嘯下首當其衝,被課以32%對等關稅,未來恐造就出口三殺局面 |
 |
RISC-V的AI進化—NPU指令集擴展 (2025.05.07) 在AI技術日益主導新世代運算需求的背景下,RISC-V能否如同當年的Linux,憑藉開源特性崛起為主流?本文將從三大關鍵面向—指令集擴展、地緣政治與供應鏈、自主開發與碎片化風險—剖析RISC-V在AI時代的機會與挑戰 |
 |
資策會MIC:2025年台灣半導體產值上看5.45兆 (2025.05.07)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今日於《AI無界AI Boundless》研討會中發布最新半導體產業趨勢預測,看好在高效能運算(HPC)、人工智慧(AI)、次世代通訊、車用電子及物聯網(IoT)等五大關鍵應用需求的長期驅動下,台灣半導體產業將持續蓬勃發展 |
 |
氫能技術下一步棋 (2025.05.07) 隨著國際對氫能的關注升高,全球已進入加速能源布局階段,台灣若能善用自身優勢,串聯產學研能量,積極參與國際合作,那麼氫能技術的下一步棋,不僅是能源的革新,更是產業轉型的重要契機 |
 |
碳有價化挑戰為機遇 (2025.05.07) 即使面臨美國總統川普二次上台後,再度退出巴黎氣候協定,並提出對等關稅等一系列政策,衝擊全球經濟貿易活動與淨零碳排進度。但目前台灣產官方仍宣稱將持續導入AI技術推動深度節能政策,並銜接ESG、智慧製造 |
 |
TrendForce:自動化成關稅戰避風港 美智慧工廠成本遠超陸廠 (2025.05.06) 根據TrendForce最新發表《人機科技報告》指出,即使美國川普政府暫緩90日實施「對等關稅」政策,卻已造成全球製造業與供應鏈格局的深遠影響,從長鏈、全球化走向短鏈、區域化,更促使企業重新檢討製造據點配置與供應風險,尋求強化韌性的新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