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CTIMES / AIOT
科技
典故
網際網路的引領與規範 - ISOC

ISOC的全名是Internet SOCiety意即為網際網路社團,是一個非營利的網路技術研發機構,由全球182個國家的150個組織與11,000名個別會員所組而成,其作用在於引領網際網路的導向與制定網際網路的規範。
美光推出高效能資料中心SSD 滿足最嚴苛工作負載 (2023.01.10)
美光科技宣布9400 NVMe SSD 正式進入量產,並即時供貨全球 OEM 客戶及通路合作夥伴,以滿足最先進儲存效能伺服器的需求。美光 9400 SSD 是以滿足最嚴苛工作負載的資料中心的需求所設計,尤其是人工智慧(AI)訓練、機器學習及高效能運算(HPC)相關應用
Kodiak機器人公司開創自動駕駛長途運輸新時代 (2023.01.10)
商業卡車運輸是美國經濟的支柱,這一點在過去幾年裡表現得最為明顯,因為新冠疫情導致的供應鏈中斷席捲了整個美國。與此同時,找到願意開卡車的人越來越難。美國卡車運輸協會 (American Trucking Association) 資料顯示
德州儀器致力締造美好社會 擁抱多元包容價值拉近距離 (2023.01.10)
德州儀器 在台深耕 50 多年,持續透過半導體讓電子產品變得更加實惠,進而創造一個更美好的世界。除了積極發展創新解決方案外,TI 更期許成為與當地社區共好的友鄰企業
Seagate:資料民主化將是2023年首要競爭優勢 (2023.01.09)
Seagate Technology 提出五大科技趨勢預測及五大資料儲存趨勢觀察,將推動 2023 年科技與儲存創新發展。 趨勢一:資料民主化將是2023年首要競爭優勢 因應經濟趨緩,企業領導人更加仰賴團隊,然而這些團隊目前大多已縮編,當企業開放團隊取用各式資料且不加以設限時,員工自然能從深度客戶資料分析中,獲取豐富洞察
甲骨文:2023年一體適用型雲端已不合時宜 (2023.01.09)
根據 Gartner 2022 年 4 月份的估計資料顯示,全球公有雲服務的最終使用者總支出將從 2021 年的 4,109 億美元增長 20.4% 至 2022 年 4,947 億美元。2023 年,總值預計將達到近 6,000 億美元,凸顯雲端發展趨勢強勁
Acronis:2023年數據外洩平均成本將達500萬美元 (2023.01.09)
Acronis發布最新2022年終網路威脅與趨勢報告,指出網路釣魚和多因素驗證(Multi-Factor Authentication)疲勞攻擊愈演愈烈,而MFA是備受矚目的攻擊事件中,被廣泛使用的一種極高效攻擊手法
ST生物辨識支付平台取得EMVCo認證 預計年初完成萬事達和Visa認證 (2023.01.07)
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ST)宣布,STPay-Topaz-Bio生物辨識支付卡平台已通過EMVCo認證。此項認證認可該平台之安全性及其與支付系統的互通性符合產業標準,而意法半導體亦預計於2023年初完成萬事達(Mastercard)及Visa之支付計畫認證
英飛凌與Rainforest Connection合作 利用先進感測技術保護雨林 (2023.01.07)
保護雨林是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措施,但是非法砍伐和森林野火正在威脅著這些地球上生態最脆弱的地區。英飛凌科技正進一步擴展與非政府組織 Rainforest Connection(RFCx)的合作,將現代化的感測器技術應用於監測雨林等地球上生態較脆弱的地區
高通和Salesforce協助汽車製造商 以資料驅動連網客戶體驗 (2023.01.07)
高通技術公司和Salesforce宣佈,雙方計畫合作為汽車產業開發全新智慧連網汽車平台。此全新平台採用Snapdragon數位底盤和Salesforce汽車雲端打造而成,旨在向汽車製造商、車隊供應商、汽車金融公司和其他供應商提供技術方案,以協助設計並帶來可在整個汽車生命週期更新的新一代個人化客戶體驗
ST進階版六軸IMU內建感測器融合技術及人工智慧 (2023.01.07)
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ST)推出6軸慣性測量單元(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IMU)之旗艦產品LSM6DSV16X。新產品內建意法半導體低功耗感測器融合(Sensor Fusion Low Power,SFLP)技術、人工智慧(AI),以及功耗優化效果顯著之自我調整配置(Adaptive-Self-Configuration,ASC)功能
ADI與Seeing Machines合作推進ADAS系統 (2023.01.05)
ADI及Seeing Machines合作,將共同支援高性能駕駛員及乘客監測系統(DMS/OMS)技術研發。 有鑑於長途駕駛或交通擁塞時駕駛員極易疲勞和分心,成為車輛事故頻發、人員傷亡的誘因,新一代精密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的快速發展,將為不斷攀升、安全等級各異的自駕功能提供安全支援
歐特明與Sony合作開發ToF相機模組 共同進軍AIoT市場 (2023.01.05)
歐特明電子與Sony策略合作,共同開發新一代深度相機模組(ToF) ,可應用在特殊領域自動駕駛如AMR、 Autonomous Forklift等無人載具,除此之外,ToF相機模組加上視覺AI技術能夠發揮具有高隱密性的影像辨識功能
安森美的EliteSiC碳化矽系列方案提供更高能效 (2023.01.04)
安森美(onsemi)宣佈將其碳化矽(SiC)系列命名為「EliteSiC」。在CES上,安森美展示EliteSiC 系列的3款新成員:一款1700 V EliteSiC MOSFET和兩款1700 V雪崩EliteSiC肖特基二極體。這些新的器件為能源基礎設施和工業驅動應用提供可靠、高能效的性能
ST:需求大幅提昇 客戶考慮轉進高階製程MCU產品 (2023.01.03)
在所有的電子設備中,微控制器(MCU)可以稱得上是應用領域最廣,也最常見到的半導體元件。也因此,微控制器的市場腳步,往往也牽動著敏感的科技產業發展脈絡。意法半導體亞太區資深產品行銷經理楊正廉指出,微控制器的需求在過去兩年暴增非常多
[CES] 聯發科發表智慧物聯網平台Genio 700 為工業和家庭而生 (2023.01.03)
聯發科技發佈智慧物聯網平台Genio 700,整合高性能八核CPU,適用於智慧家庭、智慧零售和工業物聯網產品。該產品預計2023年第二季度開始商用。 Genio 700採用高能效6奈米製程,八核CPU包括2個主頻為2.2GHz的Arm Cortex-A78核心與6個主頻為2.0GHz的Cortex-A55核心,整合的AI加速器可提供4 TOPs強勁性能
施耐德電機於兩大權威ESG評比中獲選第一名殊榮 (2022.12.30)
施耐德電機Schneider Electric近日於環境、社會和治理(ESG)三大面向的評鑑中脫穎而出,分別在兩大權威永續評比中獲選為產業別中的最高分。根據最新公布的評選結果,施耐德電機分別於國際永續評比機構標普全球公司(S&P Global)舉辦的2022年標普全球企業永續評比(CSA)及穆迪(Moody’s)所組成的Vigeo Eiris永續評級中
應材將在矽谷建置次世代基礎半導體技術和製程設備研發中心 (2022.12.30)
材料公司宣佈,從現在起到2030年,計劃對其美國的創新基礎設施投資數十億美元,並擴大其全球生產產能。這些投資有助於強化與客戶合作,加速精進半導體的效能、功率和成本,進而助力公司在經濟邁向數位轉型所帶來一兆美元半導體市場的商機中,增加設備的產能
伊雲谷取得雲動力股權 加速推動多雲整合解決方案 (2022.12.30)
伊雲谷數位科技取得雲動力資訊 80% 股權,未來雲動力將成為伊雲谷百分之百投資之子公司。整合雲動力的 Google Cloud 技術量能,伊雲谷將加速推進多雲布局,進一步擴大整合四大公有雲(AWS、Azure、Google Cloud、Oracle Cloud),以多雲服務為基礎,加乘雲端託管、資安、減碳、大數據分析等雲端應用服務,加速開拓海內外企業客戶
F5:分散式雲端即服務引領企業邁向自動全數位化業務 (2022.12.29)
又到了一年一度迎向新挑戰的時刻,許多研究單位也著手預測新趨勢,在疫情帶動下,企業迎向數位轉型的高速發展,眾多企業面對現代化IT改造時,將應對更複雜的雲端與邊緣技術以及數位服務所帶來的安全性和應用交付挑戰
ST透過工業高峰會 持續激發智慧與創新 (2022.12.29)
意法半導體2022年工業高峰會的主題是「激發智慧,持續創新」,重點關注透過各種方式賦予「永續」和「技術創新」。各個國家、各個企業和每個人都應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十大熱門新聞
1 研究:蘋果的創新兩難 在穩定與突破間尋求平衡
2 [自動化展]橫跨AOI光學檢測與電化學金屬加工 宇瞻一展智慧物聯深厚實力
3 Palo Alto Networks:安全使用AI以應對日益嚴峻的網路威脅
4 英業達與VicOne合作打造智慧及安全之車輛座艙系統
5 Check Point發佈2025年九大網路安全預測 AI攻擊與量子威脅將層出不窮
6 研究:2028生成式AI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將超過7.3億支
7 研究:2024年第三季全球智慧手機出貨量成長2% 營收和平均售價創新高
8 IDC:生成式AI手機2024年將成長360%
9 研究:中國智慧手機2024年第三季銷售 有望迎來五年首次年成長
10 統一資訊推食安解決方案助企業擺脫食安危機 化風險為競爭力

AD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號11樓 / 電話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