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CTIMES / 工控自動化
科技
典故
簡介幾個重要的Bus規格標準

總的來說,一系列與時俱進的Bus規格標準,便是不斷提升在電腦主機與周邊設備之間,資料傳輸速度、容量與品質的應用過程。下面我們就簡介幾個重要的匯流排應用規格標準。
產線量測技術全面升級 (2017.11.08)
因應瞬息萬變的製造業競爭,自動化設備的「智慧化」發展,成為現階段的重要趨勢;透過自動化量測系統提升產品良率,建立設備自我監控,軟硬兼施實現製造智慧化。
能量採集功率轉換新進展 (2017.11.02)
現今很多電源管理積體電路均針對能量採集應用而專門設計。它們可讓系統支援更小的採集器,或者實現數年前無法設計出來的能量採集解決方案。
TAICS年度標準論壇 標準陸續底定 (2017.11.01)
台灣資通產業標準協會日前舉辦的「TAICS年度標準論壇」,會中邀請各領域專家,針對智慧交通議題進行深入報告。
Micro LED商品化時程漸近 (2017.11.01)
隨著技術的精進,目前已有多家消費性電子產品大廠將MicroLED應用於小型設備上,業界預計此技術在2018年將會開始商品化。
環形研磨 - 薄壁工件的最高精度 (2017.10.31)
您對薄壁環和套筒或滾動元件,滾道的圓度有極高的要求, 其表面輪廓形狀必須非常精確,使得滾動元件可以提供延長的使用壽命,或在單一夾持中進行外徑與內徑的機械加工
三泰科技EAZInet方案以智慧連網驅動IoT數據大匯流 (2017.10.27)
憑藉獨有的EAZInet技術,三泰科技突破以往OT與IT行業的隔閡,整合應用乙太網作為場域通訊的共同網路,導引裝置/設備穩定連結物聯網,驅動數據匯流。
歐姆龍ILOR+S方案 全方位對應工業4.0 (2017.10.27)
在ILOR+S系統整合方案中,包含了歐姆龍既有的Input商品、邏輯元件(Logic)、Output,以及安全性(Safety)產品,自2016年開始加入了機器人,可以更加完整產品線的需求。
IIOT研討會聚焦智慧製造 (2017.10.24)
台灣科技業每年下半年重頭戲「TAITRONICS台北國際電子產業科技展」於10月14日落幕,今年的展會以多元應用的人工智慧及物聯網為主,此外展會中也舉辦了各式技術論壇,吸引了大量產業人士
在線量測針對表徵和控制晶圓接合極度薄化 (2017.10.17)
對於3D-SOC整合技術方案,當Si減薄至5μm以下時會出現多種挑戰,因而需要不同的測量技術來表徵整個晶圓的最終Si厚度。本文介紹在極度晶圓薄化製程的探索和開發過程中所使用的在線量測方法
車載無線技術的創新 (2017.10.06)
車輛控制從傳統的純機械系統過渡到線傳系統(x-by-wire)的純電子操控方式,可以降低車輛重量,改進油耗。
看數位化平台整合智動設備與元件(上) (2017.09.30)
回顧過去一年來,隨著台灣出口持續增溫,並受惠於工業4.0及蘋果iPhone旗艦新機話題不斷,從半導體、電子代工龍頭到上下游產業鏈帶動升級的龐大商機,也帶動新一波智慧製造需求
看數位化平台整合智動設備與元件(中) (2017.09.30)
回顧過去一年來,隨著台灣出口持續增溫,並受惠於工業4.0及蘋果iPhone旗艦新機話題不斷,從半導體、電子代工龍頭到上下游產業鏈帶動升級的龐大商機,也帶動新一波智慧製造需求
看數位化平台整合智動設備與元件(下) (2017.09.30)
回顧過去一年來,隨著台灣出口持續增溫,並受惠於工業4.0及蘋果iPhone旗艦新機話題不斷,從半導體、電子代工龍頭到上下游產業鏈帶動升級的龐大商機,也帶動新一波智慧製造需求
美國日全蝕 考驗太陽能發電應變能力 (2017.09.25)
8月21日的日全蝕,吸引了全球天文迷眼光,在此同時,對太陽能電力應用日深的美國各州政府,也針對這次日全蝕制定出相關電力調配策略,讓缺電機率降至最低。
關注物聯網技術發展 (2017.09.14)
物聯網只是讓所有生活上的元素都連上網路?讓手機變成遙控器或是對一些習慣行為進行分析?到底已成為生活慣有詞的物聯網或IoT是什麼「東西」?
KLA-Tencor:7奈米以下製程需有效降低顯影成型誤差 (2017.09.14)
7納米製程節點將是半導體廠推進摩爾定律(Moore’s Law)的下一重要關卡。半導體進入7納米節點後,製程將面臨更嚴峻的挑戰, 不僅要克服晶圓刻蝕方面、熱、靜電放電和電磁干擾等物理效應,同時要讓信號通過狹小的線也需要更大的電力,這讓晶片設計,檢查和測試更難
達明機器人結合AR應用 亮相機器人展 (2017.09.08)
達明機器人是全球第一個內建視覺辨識的協作型機器人,而在今年「機器人與智慧自動化展(TAIROS)」中,其展示了各種人機共存的智慧工廠解決方案,以聰明簡單安全、高彈性部屬、軟硬體整合的產品特性,呈現工業4.0各種應用
自動化展登場 陳建仁:盼翻轉台灣代工產業形象 (2017.09.06)
亞洲工業4.0暨智慧製造系列展今(6)日於南港展覽館登場,今起一連四天將以五大展覽包含「台北國際自動化工業大展」、「台北機器人與自動化展」、「台北國際物流暨物聯網展」、「台北國際模具暨模具製造設備展」以及「台灣國際3D列印展」,逾800間廠商、2500個攤位共同展出,攜手引導製造產業轉型升級
旭陽高階精品齊上市 (2017.08.24)
旭陽不惜斥巨資向德、日引進最精良的加工與檢測設備,加速研發及生產,面對短單/急單需求,仍顯遊刃有餘。(攝影:陳念舜)
四/五軸將成工具機升級關鍵 (2017.08.24)
受惠於這兩年來台灣四/五軸、旋轉台廠商,與關鍵零組件蝸桿/蝸輪、直驅馬達等廠商持續發展,大幅降低成本,可選擇的型式也越來越多樣。(攝影:陳念舜)

  十大熱門新聞
1 宜鼎二期研發製造中心正式啟用 以AI為技術核心
2 金屬中心領航全台取得碳足跡認證 協助企業加速淨零轉型
3 [自動化展]宸曜科技以智造先鋒姿態 推動AI賦能自動化轉型
4 台達電子公佈一百一十三年十一月份營收 單月合併營收新台幣366.47億元
5 [自動化展]從EtherCAT到邊緣AI 泓格展現自動化技術實力和創新能力
6 大同智能帛琉光儲設置完工併網 跨出海外關鍵一步
7 [自動化展] The Imaging Source以創新解決方案引領工業視覺革命
8 成大凝聚科研力 研製全台首座岸基式擺臂波浪發電機組
9 葛蘭富與永進機械合作 推動台灣工具機產業永續發展
10 台達代子公司Delta International Holding Limited B.V.公告 發行總額美金525,000,000元

AD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號11樓 / 電話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