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CTIMES / 工控自動化
科技
典故
電子工業改革與創新者 - IEEE

IEEE的創立,是在於主導電子學的地位、促進電子學的創新,與提供會員實質上的協助。
立足精密量測基礎 Renishaw推出快速堆疊成型系統 (2016.05.26)
有別於現今投入金屬積層製造的各方產官學研單位,多年來在自動化、工業量測、機械運動控制與精密加工等領域,均佔有業界領先地位的英國雷尼紹公司(Renishaw)也在今年5月初落幕的「台北國際數控暨製造技術展(MT duo)」正式發表最新快速堆疊成型製造系統(AM250),將有機會解決過往金屬積層製造最為人垢病的品質與效率問題
非匹配網格技術提升多材質射出模擬成效 (2016.05.24)
Moldex3D R14.0 針對多材質射出成型(MCM)推出突破性技術:Designer BLM可支援塑件與嵌件接觸面之間以非匹配網格型態進行分析,大幅提高網格處理效率,並保有高精度分析。
MCU邁大步 EtherCAT實現更容易 (2016.05.20)
隨著工業4.0的興起,扮演資訊傳輸的通訊網路成了十分關鍵的重點,在如此眾多的通訊協定中,EtherCAT被視為其主流之一,如何利用MCU來設計該通訊技術系統,就成了新世代工業通訊網路的課題
UR:協作機器人是提昇產能的工具 而非要取代人力 (2016.05.18)
Universal Robots一直希望能夠創造一個人機協作的新未來,因此持續以安全、易用的最高原則,來設計新一代的機器手臂。面對多數以勞力為主的產線,Universal Robots也嗅出了新的商機,因此專注於開發協作型機器人,希望能一舉打開這個尚未被發掘的新市場
快速打造設備監診系統 NI深化生產力4.0布局 (2016.05.11)
德國在2012年提出工業4.0概念後,在製造業掀起了智慧工廠的熱潮,各工業大國也相繼跟進,紛紛提出相關政策,包括美國的「先進製造夥伴計畫」(AMP)、中國的「製造2025」…等
馬達控制軟硬體開發工具 (2016.05.05)
意法半導體的自動化和工業控制解決方案不斷增加新的功能、技術和產品,擴大意法半導體馬達控制生態系統。
運用數位隔離器技術強化工業馬達控制效能 (2016.05.04)
系統設計人員在傳統上傾向選擇以光耦合器為基礎的解決方案,而數位隔離器則是一種以磁能為基礎的方法,本文著眼於這兩種方案的隔離要求,特別著重以磁能為基礎的隔離,在測量延遲時間所提升的性能
Delcam Electrode解決方案 協助快速設計製造電極 (2016.05.03)
Delcam Electrode藉由單一檔案,整合從電極設計、路徑計算、電極加工、電極檢測,到最後放電加工機EDM生產的所有流程。
GF喬治費歇爾機械 致力創新放電加工Solution (2016.05.03)
GFMS近期更參與總投入資源達1.4億元打造「中原大學生產力4.0示範基地」。
整合線切割機軟硬兼施 上博、伸創分促模具業4.0 (2016.05.03)
台科大工業4.0中心將整合硬體設備,輔以系統軟體打造「自動化智慧生產線」,呈現生產過程智慧化與彈性化。
徠通自主開發線切割技術 (2016.05.03)
放電加工、線切割機種可配合開發零件及民生消費產品所需模具,甚至將帶動多軸加工應用逐漸普及,未來發展影響產業的層面既深且廣。
工業通訊打造智慧大動脈 (2016.05.03)
工業通訊是智慧工廠的重要動脈,透過無縫的傳輸,讓不同系統的訊息可以快速流動。
運動控制同步更精準 (2016.04.29)
工業物聯網中,底層設備的感測、中層網路架構的傳輸穩定、後層管理分析平台的建置,三者同等重要,在中層路架構中,工業乙太網路近來技術逐漸成熟,包括運動控制在內的自動化設備,都已開始大量導入
工安設計讓機器手臂更安全 (2016.04.27)
機械手臂是智慧工廠的指標設備之一,因此未來工廠安全規範中,機械手臂將會是極重要的一環,透過內部的層層節制設計與外部巡檢防範,機械手臂安全將可更周全嚴密
輕鬆控制機器人 (2016.04.20)
本作品使用微處理器HT32F1765作為教具盒的運算核心,搭配藍牙模組將不同積木的電阻值傳送至嵌入式系統開發平台NUC140VE3CN,來控制輪車執行相對應的動作...
人工智慧時代正式來臨! (2016.04.13)
人工智慧讓機器擁有更高的智能,甚至已經能夠擊敗人類。只不過,真正的挑戰,不在於讓電腦擁有怎樣強大的邏輯能力,而是在於讓電腦,能夠完成人類在日常生活中所做的事
台灣工業機器人後勢看漲 (2016.04.12)
台灣製造業過去以低廉而大量人力作為市場競爭優勢,但面對大陸廠商的強力進逼,台灣業者開始進入轉型期,在此態勢下,台灣工業機器人市場大開,商機快速浮現。
布局多軸機器人市場 台灣需從產業應用下手 (2016.04.11)
台灣在全球自動化產業一直都有一定的角色,而隨著勞動成本的大幅上升,使得機器人的討論也愈加火熱,可以確定的是,在多軸機器人領域,台灣雖然居於劣勢,但仍可以持續耕耘
機器人革命席捲日本 (2016.04.08)
在許多人的童年中一定有一個以上的日本機器人陪伴大家長大,而日本各種機器人的卡通、戲劇、電影更是不勝枚舉,這讓日本人一直高度熱衷於機器人開發和使用, 政府也大力投資於此,讓那些科幻情節逐步在現實生活中實現
從3C跨足工業4.0應用 (2016.04.07)
隨著蘋果公司最新公布財報退燒,未來無論將續往穿戴裝置、虛擬/擴增實境(VR/AR)裝置發展,以維持一定的毛利率;或推出中低階產品飲鴆止渴,都將對未來台灣供應鏈上下游廠商進一步砍單、降價,讓台廠必須加速轉型避險

  十大熱門新聞
1 宜鼎二期研發製造中心正式啟用 以AI為技術核心
2 金屬中心領航全台取得碳足跡認證 協助企業加速淨零轉型
3 [自動化展]宸曜科技以智造先鋒姿態 推動AI賦能自動化轉型
4 台達電子公佈一百一十三年十一月份營收 單月合併營收新台幣366.47億元
5 [自動化展]從EtherCAT到邊緣AI 泓格展現自動化技術實力和創新能力
6 大同智能帛琉光儲設置完工併網 跨出海外關鍵一步
7 [自動化展] The Imaging Source以創新解決方案引領工業視覺革命
8 成大凝聚科研力 研製全台首座岸基式擺臂波浪發電機組
9 葛蘭富與永進機械合作 推動台灣工具機產業永續發展
10 西門子以Catapult AI NN簡化先進晶片的AI加速器開發

AD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號11樓 / 電話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